您好,欢迎来到研究报告网!
客服热线:14775455454    在线QQ:371962399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三)
时间 : 2017-04-06 07:15:20

第十章  旅游+信息化 构建智慧旅游新体系

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和活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加强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点、旅游企业等互联网设施水平。

(一)提高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渗透率。提高互联网在旅游各板块的渗透率和结合度。加快旅游景区(点)、重点旅游线路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3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WIFI全覆盖,旅游公路4G网络全覆盖。

(二)推动旅游信息终端体系建设。在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游客集散中心等主要游客集散场所提供PC、平板、触控屏幕、SOS电话等旅游信息互动终端。

(三)优化线上线下旅游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积极推进上游供应商平台、中游代理交易平台以及下游网媒营销平台建设,协调各大平台利益,形成旅游产业O2O模式。

(四)完善旅游景区(点)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在4A级及以上景区率先推广电子门票,建立景区电子门票系统。挖掘物联网技术优势,实现景区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建设智慧旅游景区。

二、加快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一)建成安徽省旅游数据中心。加强与大型网络搜索引擎和电商品牌合作,建立旅游数据库,推行旅游数字化管理、营销。加强政府、高校、企业"政产学研"互动,开展旅游大数据研究,提升旅游管理的科学性。

(二)升级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智慧安徽旅游平台"。建立与决策部门、高校、企业数据共享机制,提升旅游业重点领域的信息化程度。加强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企业营销、旅游电子商务和游客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研发。

(三)落实互联网平台建设。建设安徽旅游大数据平台、安徽旅游网综合平台和安徽智慧旅游移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旅游政务办理、旅游商务网络营销、12301旅游热线服务、游客统计分析、旅游诚信管理、游客贴身服务、旅游项目管理和旅游应急与救援等系统。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综合协调调度中心和商务营销中心。

三、推动"旅游+互联网"产业发展

发挥互联网在旅游产业创新与升级中的平台作用,以"旅游+互联网"为突破口,引导要素资源向旅游实体经济集聚,推动旅游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

(一)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旅游创业创新,建立合肥、芜湖"旅游+互联网"创业园区,建成一批省级"旅游+互联网"创客基地,申报国家级创客基地。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互联网"创客示范项目,设立中国旅游电商高峰论坛,推动线上交易、线下交流。支持"三只松鼠"等互联网旅游企业发展,培育旅游互联网龙头企业。构建安徽省旅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合作。

(二)推动"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推广网络众筹、PPP等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互联网"领域。支持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建设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宽移动支付渠道。利用互联网投融资平台,鼓励旅游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通过战略投资等方式融合发展。

(三)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鼓励旅游企业与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运用旅游大数据,开展旅游专项营销活动,促进传统营销渠道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目的地营销新模式。

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加快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助推旅游交通体系智慧化发展,落实智慧旅游保障措施,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

(一)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在5A级景区率先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4A级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智能停车系统等功能全覆盖。建立旅游联盟,推广使用旅游一卡通,为持卡游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旅游和优惠服务。将景区智慧化程度纳入旅游等级考评,制定智慧旅游景区地方标准。

(二)推动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建设集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支持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优质农副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通过APP、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推广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村。

(三)建立智慧旅游交通系统。加强交通集散中心、重点旅游路段和重要旅游景区(点)交通情况监测,及时发布旅游交通信息,保证旅游交通安全便捷畅通。

(四)落实智慧旅游保障措施。成立安徽省推进智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全省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开放智慧旅游市场,引入各类资本参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考核责任制,将智慧旅游建设工作纳入考评目标,将智慧旅游标准纳入行业等级评定标准。

第十一章 公共服务 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

加强旅游服务的标准化、旅游交通的立体化、旅游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旅游公共服务的普惠化、旅游突发危机管理的常态化和旅游行政服务的高效化,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旅游服务标准化

完善传统业态标准化体系。开展"徽式休闲"品牌标准的建设,制定包括客栈、民宿、茶馆等文化休闲设施的"徽式休闲"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完善"徽姑娘"农家乐示范户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古道地方标准,进行古道标准化建设。完善新兴业态标准化体系。推进内河邮轮母港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制定房车营地的服务标准,规范房车营地星级评定。推进国家风景道标准化建设。鼓励编制国家标准和旅游行业标准,积极参与编制国际标准,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的旅游标准体系。

二、旅游交通立体化

畅通旅游大动脉,打通旅游微血管,建设立体化旅游交通体系。

(一)优化安徽旅游航空体系。提升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旅游功能,加快建设商务、会展、会议、购物多功能的新桥国际航空城,依托航空城提升合肥城市旅游功能。迁址扩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将建成4E级国际航空港,形成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加大支线机场改造和建设力度,改扩建池州九华山机场和阜阳西关机场,加快芜宣、安庆、蚌埠、亳州、宿州、滁州等市支线机场建设,提升机场的旅游服务功能。加密合肥、黄山等市直飞港澳及日韩航线,合肥、黄山等市直飞台湾航线根据两岸局势变化适时调整。开通直飞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的国际航线,开通九华山直飞韩国航线。探索更多国家的游客落地签证政策,建成合肥、黄山国际机场免税店,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建设新增支线机场到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快速旅游通道。

(二)加强与周边省市机场交通对接。建设由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禄口、杭州萧山、郑州新郑、武汉天河六大4F级国际机场直通我省的旅游交通。加快建设南京禄口机场--马鞍山/芜湖/宣城、萧山机场--黄山快速旅游通道,吸引六大机场客源,分享六大机场旅游红利。

(三)完善快速铁路路网。加强与高铁沿线省份的合作,共同推出高铁沿线游活动。提升改造既有普通铁路,推进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结合既有高铁线路,加快建设支线线路,完善城市轻轨系统,实现主要高铁线路间的无缝对接,实现主要城市间、主要城市到景区间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形成全域联通的高铁旅游网络。

(四)创新水道利用模式。提高干线航运能力,加强与长江沿线省市旅游合作,发展邮轮旅游,建设池州长江邮轮母港,实现"江海联运"。整治淮河干、支流,充分利用淮河流域湿地资源,发展淮河沿线旅游业。开展新安江、青弋江、秋浦河等河流旅游,开设内河旅游专线和游轮、游艇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利用江淮运河规划建设的机遇,谋划建设沿运河旅游设施。

(五)建设高速公路旅游通道。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化,县县通高速公路。有序推进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提高通行能力。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开展安徽旅游及特色旅游商品专项营销活动。实现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点)高速公路全覆盖,部分旅游景区(点)间高速公路直通。

(六)优化公路系统。实现国道通县区、省道通乡镇的建设目标。建设环黄山和环女山湖、环巢湖、环万佛湖、环南漪湖、环太平湖公路。继续实施等级公路与3A级以景区(点)以及其他类型景观园区、重点乡村旅游区等"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旅游景区(点)的无缝对接。建设国道、省道服务区,增加其旅游功能。

(七)完善特色旅游交通。优先发展旅游公共交通,推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鼓励旅游者选择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出行,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在芜湖、池州等市率先推广新能源汽车租赁的基础上,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点)推广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结合城市绿道和步道建设,继续建设城市慢道系统。加强重要路段的安全保障设施和救援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城市、景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

积极推进"旅游+互联网"工程,营造智慧旅游环境,构筑智慧旅游平台。

(一)推动智慧旅游基础环境建设。重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高速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提升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旅游业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以及旅游六要素的电子化、科技化。

(二)构建智慧旅游运营和支撑平台。建成旅游公共信息资讯平台、旅游产业运行监管平台、景区门票预约与客流超载预警平台、多语种旅游形象推广平台和旅游大数据集成平台。提供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形象推广、景区游客流量提示、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旅游投诉受理等服务。建立安徽省旅游诚信交流平台,加强旅游企业信用监管。

四、旅游公共服务普惠化

(一)实施旅游惠民政策。执行国家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落实完善2.5日休假政策,鼓励错峰休假。实施旅游景区(点)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对未成年人、高校学生、教师、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

(二)推进惠民休闲环境建设。实施清洁、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加快旅游景观建设,推进观光游览自行车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免费游憩场所建设。

(三)建设惠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无障碍旅游服务设施,进行旅游厕所革命,推行"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管理模式,倡导社会经营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厕所向游客开放。

(四)完善旅游安全保障。实施旅游安全应急演练制度,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制度,设立旅游急救中心,组建旅游急救行动小组,完善紧急救援措施。

(五)完善旅游权益保障。实施旅游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建立暗查暗访、随机抽查机制,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旅游饭店退出机制。实施旅游投诉制度,评定旅游从业人员诚信等级。

五、旅游应急管理常态化

(一)完善突发危机应急机制。完善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应急救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建立专兼职紧急救援队伍。提升旅游者安全危机防范意识,强化旅游工作人员应急预防演练培训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旅游企业安全生产。

(二)及时发布重要安全信息。结合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开设旅行安全提示专栏,完善旅游安全信息发布渠道。发布热点景区(点)最大承载量警示信息。落实旅行社责任保险全覆盖制度。建立健全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和警示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全域覆盖的旅游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安全危机事故档案。科学编制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六、旅游行政服务高效化

强化旅游管理职能,加强旅游运营管理,提高旅游行政效能。

(一)增强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实施省、市、县各级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旅游政务公开,强化旅游规划设计执行力,开展全省旅游规划设计的评优活动。

(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作用。落实市场监管职能,保障市场公开、公平、公正运行。实行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及时淘汰破坏性强、污染性大的旅游企业,关闭长期亏损的旅游景区。发挥旅游行业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引导旅游行业良性发展。

第四篇 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

第十二章 开放合作 打造旅游开放新高地

积极响应国家新一轮开放总体布局,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旅游分工合作。

一、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大格局

(一)依托国家战略平台。依托"一带一路"、中俄两江地区合作等国家战略平台,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旅游合作,着力提升安徽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二)主动参与国家旅游外交系列活动及海外推广展览活动。全面加强中俄旅游交流,拓展中俄红色旅游合作新领域,开展"中美旅游年""中印旅游年"等互动交流。深化皖南示范区与东盟的旅游合作。

(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围绕"一带一路"旅游建设与营销,增开国际邮轮和航空线路。

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通过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加快安徽旅游国际化进程。

(一)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洲及太平洋旅游协会、国际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旅游人才培训、扶贫、旅游金融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合作。与港澳台地区旅游机构、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二)加强与友好州(城)交流合作。扎实开展与友好省州(城市)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地方旅游部门、旅游行业组织、旅游企业参与旅游业国际交流,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拓展与美国马里兰、德国下萨克森州、法国孔泰大区等友好州(城)旅游双向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合肥市、芜湖市、黄山市、蚌埠市、池州市、宣城市等与各自友好城市旅游的交流互动。深入推进黄山风景区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瑞士少女峰,天柱山与台湾阿里山、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中部世界地质公园,太平湖风景区与日本洞爷湖、台湾日月潭等结为友好公园(山、湖)的旅游合作。

(三)加强与境外旅游品牌企业合作。支持与境外旅游品牌企业合作,建立与境外旅游品牌企业交流合作机制,搭建与境外旅游品牌企业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与境外大旅行商、媒体合作。邀请入境重点客源地的旅游媒体、旅行商来皖采风踩线。

三、发挥驻外机构作用

加强与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我驻外机构的协助,积极举办旅游省长、市长会议、旅游对话会议、友好交流年安徽山水文化之旅、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等重大活动。参与美国、印度等中国文化年安徽周、中美省州旅游局长会议等活动。注重发挥我省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皖籍华人社团、留学生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外国政府机构、国际民间组织等友好往来。

第十三章 市场开拓 开创旅游营销新局面

依托资源,强化营销渠道。开拓市场,重塑旅游市场新格局。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完善营销推广体系。精准营销,提高旅游营销效益,开创旅游营销新局面。

一、重塑旅游市场新格局

在巩固和发展原有市场的基础上,顺应旅游市场需求和交通格局等变化,重塑安徽旅游市场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市场。

巩固港澳台和日韩市场,发展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开拓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等新兴市场。

港澳台市场。依托安徽省与港澳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挖掘港澳台市场潜力。重点开展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和商务旅游。积极在港澳台举办大型旅游会展,利用海峡两岸旅游业联谊会、台北旅展和港澳台媒体平台宣传推介安徽旅游。

日韩市场。依托中日韩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临近的地理位置,着力推广宗教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加强与日本、韩国大型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机构的合作。增添安徽旅游日文韩文网页。建立客源互送机制,完善4A级以上景区日文、韩文旅游解说系统。

东南亚市场。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展旅游交流和合作。吸引东南亚华人华侨来安徽开展商务、投资、修学之旅。举办东南亚地区旅游交易会。

欧美市场。着力推广高端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组织开展旅游推介会,签订旅游协议。邀请欧美旅游机构、旅游商会人员进行商务交流和旅游考察,在欧美市场举行旅游招商活动。完善英语、俄语、法语和德语等旅游网站。加强与有关航空公司合作,积极开辟入境航线。

新兴市场。积极开发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等新兴市场。与当地政府部门、旅行企业、旅游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互送客源。

(二)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省内市场。省内市场是基本客源市场。深入推进"安徽人游安徽"。实施"巩固、提升"策略,以主题游、特色游、家庭游、自驾游为营销重点。

长三角市场。长三角是主要客源地。实施"联动、突破"行动,以周末游、精品游、文化游、乡村游、度假游和休闲游为营销重点。

周边市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山东等周边省份是重要客源市场。依托距离和交通优势,实施"促进、增效"行动,以自驾游、自助游、文化游和家庭游为营销重点。

京津冀、珠三角市场。京津冀、珠三角是优质的客源市场。依托优良的资源禀赋,实施"提质、拓展"行动,以文化游、观光游、休闲游、精品游和高端游为营销重点。

中远程市场。积极开拓东北市场、西南市场和西北市场等中远程市场。加强与中远程市场的合作,精准营销。

二、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

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创新营销思维,注重特色策划,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重点实施"1+N"品牌营销模式、创建"综合平台"营销模式、拓展O2O营销模式、实施"体验店+志愿者"模式、实施"战略联盟"营销模式、创新市场调研和营销绩效评估模式。

(一)实施"1+N"品牌营销模式。以"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整体品牌形象为核心,省市联动、捆绑营销。制作旅游目的地品牌宣传推广资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电子资料与纸质资料的内容与风格。推广资料实现系统化、系列化,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信息全方位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

(二)创建"综合平台"营销模式。建设安徽省旅游目的地营销平台,集中展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建立安徽省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做强途马、佑途等安徽省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及其他有影响力的OTA电商平台,增加一站式信息查询和产品预订功能,增强网站吸引力。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地铁、车身车厢、微信、微博、论坛等多种渠道,进行安徽省旅游目的地综合营销。

(三)拓展O2O营销模式。充分发挥综合营销平台和其他线上渠道的线上引流作用,通过平台信息质量、在线支付便利性、产品优惠政策、会员奖励政策等提高用户黏性。努力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线下体验水平。

(四)实施"体验店+志愿者"模式。选择20个境内外客源地旅游营销机构或代理门店,建立安徽旅游体验店,充分展示和宣传安徽省旅游形象。全球招募体验店志愿者,加强体验店和安徽旅游的宣传推广。在海外中餐馆设立安徽旅游营销点。

(五)实施"战略联盟"营销模式。建立目的地品牌战略联盟,建立旅游企业供求联盟、销售联盟和市场共享联盟,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建立目的地形象宣传和产品宣传的营销联盟,与长三角、高铁沿线区域建立区域战略营销联盟,与境外旅游分销商建立战略合作。借助国际旅行商大会、国际旅游联盟、中国山岳旅游联盟等平台,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扩大境外旅游交往。

(六)创新市场调查和营销绩效评估模式。采用"传统+社交+大数据"模式开展全方位市场调研,获得游客动机、态度和体验等信息。挖掘微博、社区等社交媒体上的旅游信息,及时掌握和引导社会网络舆情。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开展营销绩效评估。

三、完善营销推广体系

完善营销推广体系,开展媒体营销、网络营销、节事营销、公关营销、联合营销,提高旅游营销活动的效益。

(一)媒体营销。在中央电视台、省市卫视频道、报刊、杂志、广播等媒介投放旅游广告,制作旅游专题片,编印旅游宣传品,加强"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旅游品牌宣传。

(二)网络营销。与大型门户网站、旅游网站、搜索引擎合作,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社区等网络平台,开展宣传营销,开发手机APP营销平台、信息化数据库等,整合线上线下、省内省外、软硬性资源,传播安徽旅游形象。

(三)节事营销。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培育国家级旅游节庆品牌。举办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和赛事。加大对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中国戏曲文化节、中国茶文化节、中国(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中国李白诗歌节、中国农民歌会、大别山山水文化旅游节、淮河生态发展论坛、合肥国际汽车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宣传力度。升级打造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黄山国际登山节等国际赛事。

(四)公关营销。借助国际友好城市积极开展公关营销。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在国际航线加大旅游宣传促销;邀请客源国著名影视明星和媒体考察访问,利用名人和媒体效应扩大国际影响,加强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亚洲及太平洋旅游协会、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等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提升安徽旅游国际影响力。

(五)联合营销。坚持政企联动、区域联合和省市联手,形成营销合力,推广旅游产品供应商与批发商直接对话的营销模式。加强与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营销力度。建立互惠互利的区域联合营销机制,跨地域联合开发旅游市场。促进景区、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产业要素一体化营销。

第五篇 建设绿色旅游新家园

第十四章 绿色发展 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

树立绿色旅游新理念,建立绿色旅游新制度,塑造绿色旅游新空间,推广绿色旅游新技术,重视绿色旅游宣传教育,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

一、树立绿色旅游新理念

发挥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树立绿色旅游新理念。

(一)坚持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强省。发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树立"生态、节约、低碳、友好"绿色旅游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绿色旅游出行理念,强化旅游业生态保护功能,建设绿色旅游新家园。

(二)坚持规划引领,实施保护优先。制定绿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提高绿色资源利用率。坚持节约发展路径,推进旅游业节能减排,构建旅游循环产业体系。保护传统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资源集约开发。

(三)坚持创新先行,探索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林业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产品内涵,培育旅游新兴业态,形成绿色旅游产业体系。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加强绿色旅游智慧平台开发和应用。创新管理方式,完善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鼓励旅游者低碳出行。

二、创建绿色旅游新制度

完善绿色旅游制度体系,探索绿色旅游发展机制。

(一)建立全域绿色旅游制度。探索建立大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立生态经济带发展机制,推动长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新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重塑湿地旅游新架构,开发沿江湿地旅游。制定绿色廊道标准,加速旅游廊道的建设。推动皖北采矿塌陷区的生态旅游利用。

(二)探索旅游碳交易机制。探索旅游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培育碳交易市场,实现资源产权交易。明确旅游者责任,建立旅游碳补偿核算制度体系。构建绿色旅游金融市场,发行碳补偿彩票基金和绿色债券。成立旅游碳排放权交易专家委员会,加强对碳交易的管理、监督。

(三)完善旅游地生态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新安江流域、大别山地区旅游地生态补偿试点建设,扩大旅游地生态补偿试点,完善的旅游生态补偿制度。

(四)完善旅游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旅游环境评价体系,加大景区污染监控与整治力度。完善生态旅游资源监管体制,制定环境准入制度,实行高耗能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建立安徽省绿色旅游发展联盟,加强旅游环境治理的经验交流、跨界合作和公益帮扶。

三、构筑绿色旅游新空间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对绿色空间旅游项目实施类型限制、空间规制和强度管制,推出一批绿色旅游示范区。

(一)明确禁止开发区产权和边界。明确禁止开发区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明确禁止开发区环境承载力,严格保护生态功能。明确禁止开发区功能分区,合理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支持缓冲区、过渡区开展适度旅游。

(二)推进重点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进浙闽皖赣国家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搭建跨区生态旅游合作平台。加强皖南示范区生态功能建设。加强大别山扶贫旅游区生态保育,促进大别山区旅游业加快发展。综合治理长江黄金水道,开发沿江旅游项目。加强皖北塌陷区生态治理,优化皖北生态旅游环境。加强国家风景道、国家古道系统建设。治理淮河沿线湿地,改善淮河沿线景观,增强淮河的旅游功能。加强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秋浦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育修复工作,实施太平湖、升金湖、南漪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保育修复工程,构筑长三角生态屏障。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加快皖北现代田园建设,促进皖北旅游发展。

(三)支持生态旅游品牌申报。鼓励自然环境优良的山岳、湖泊、河流和湿地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塑造生态旅游品牌。

四、推广绿色旅游新技术

(一)应用清洁能源。鼓励旅游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在旅游景区(点)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煤炭、石油消耗量,推广使用电力、可燃性气体,在条件适宜地区推广太阳能、风能。

(二)推行绿色建筑标准。落实《全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完善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和实施细则。制定绿色建筑激励政策,鼓励旅游建筑规划、设计执行绿色、生态、低碳标准。

(三)加强污染防治。加强旅游景区(点)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旅游企业。更新旅游宾馆、旅游饭店污水处理设备。推广利用可降解材料包装袋。

五、重视绿色旅游宣传教育

(一)重视绿色旅游教育。加强绿色旅游观念教育,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在旅游车站、游客中心开展绿色旅游教育活动。建设一批绿色旅游教育基地,宣传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理念。

(二)加强绿色旅游宣传。将绿色旅游宣传与城市广告栏相结合,将绿色旅游理念宣传与导游讲解服务相结合。制作绿色旅游系列宣传片,开设一批绿色旅游宣传专栏,建成一批绿色旅游景区示范点。

第六篇 打造旅游惠民富民新局面

第十五章 旅游扶贫 奏响全面脱贫新篇章

深入实施《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旅游产业为载体,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以增加宜游贫困村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实施"3451"旅游扶贫工程,带动40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贫困地区共享发展。

一、建立安徽省旅游扶贫村数据库

做好安徽省贫困户与贫困地区的摸底调查工作,确定重点宜游贫困村,建设33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建档立卡旅游扶贫村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建立安徽省旅游扶贫村数据库。选取50个村作为旅游扶贫脱贫观测点,构建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体系,动态跟踪、评估旅游脱贫成效。

二、加强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旅游扶贫村旅游设施建设。调整完善整村建设规划,围绕旅游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开展旅游应急救援、旅游标志标识、停车场库、旅游信息化系统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厕所革命",加强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

(二)加强旅游扶贫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旅游扶贫村旅游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推进旅游扶贫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网络通信和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大贫困片区旅游扶贫攻坚力度

(一)加快推进大别山旅游扶贫。贯彻落实《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鄂豫皖大别山区旅游扶贫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促进交通扶贫融合发展,加大对大别山区交通建设力度,推进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建设,建设沿线旅游扶贫村的村组道路。推六安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司空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构建大别山旅游产业体系。大力提升发展红色旅游的质量,发挥大别山红色旅游扶贫富民示范作用。

(二)加快推进皖北区域旅游脱贫。加大淮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工程,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旅游商贸物流体系。依托郑徐高铁和中原经济圈平台,培育皖北生态旅游市场。深入实施皖北乡村旅游优化工程,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建设皖北田园生态旅游产业带。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推动美好乡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融合发展。

四、创新宜游贫困村旅游扶贫模式

(一)推进交通扶贫。制定宜游贫困村交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宜游贫困村"千村公路扶贫"项目,推进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与交通干线"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实现全省乡村旅游扶贫村与交通干道的连接。

(二)鼓励金融扶贫。加大各级旅游发展基金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力度,发展扶贫小额贷款。创新融资模式,搭建"旅游扶贫"微信微博众筹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鼓励金融部门积极参与旅游扶贫。

(三)实施智力扶贫。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加强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和旅游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发挥乡村带头人示范作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开展教育旅游扶贫助学活动,落实中职旅游学校免学费政策,支持困难家庭子女进入中职旅游学校学习。

(四)推动电商扶贫。实施安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搭建乡村旅游产品电商平台,鼓励开设电子商务旅游扶贫绿色通道,帮助旅游扶贫试点村旅游产品和土特产在线营销。加强全省旅游扶贫重点村示范推广,强化宣传营销,在全省旅游资讯网站和相关市县网站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栏。

(五)开展结对扶贫。强化结对帮扶措施,开展"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宜游重点村活动,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支持和组织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创业发展。继续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编制安徽省宜游贫困村旅游扶贫规划。

(六)优化扶贫管理。探索并推广农家乐协会+农户、企业+农户、村民委员会+景区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促进宜游贫困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支持村民开办农家乐和乡村客栈,兴办观光休闲农业,获取自主型经营收入;鼓励村民参与接待服务或劳务用工,参与经营业主开展的各类游玩体验活动,获取劳务型工资收入;帮助当地景区景点、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经营户提供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获取配套型生产收入;探索资源资产入股分红收益分配机制,鼓励资源资产入股,参与村集体、企业乡村旅游经营活动,获取股权型分红收入;加强宜游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从旅游经营收益中提取适当比例公益金反哺贫困户,获取帮扶型互助收入。

第十六章 旅游惠民 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

一、实施旅游休闲惠民计划

(一)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鼓励职工依据个人意愿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鼓励错峰休假,弹性安排作息时间。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地方传统节日,在保证每周工作时间前提下,倡导夏季"2.5天休假模式"。在保证寒、暑假假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调整放假时间,安排春假或秋假。出台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单位的职工休假保障措施。

(二)开发普惠旅游休闲产品。全面贯彻《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出台本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开发一批以"温馨安徽"为主题的家庭旅游休闲产品,以"悠闲安徽"为主题的老年人旅游休闲产品,以"婉约安徽"为主题的女性旅游休闲产品,以"研学安徽"为主题的青少年旅游产品。开展一系列面向城乡居民的普惠旅游休闲活动,举办一系列普惠红色旅游主题教育活动。

(三)组建全省旅游惠民联盟。试点安徽省旅游惠民联盟,与省内百家旅游企业合作推出安徽特色旅游惠民卡。开展全省景区、宾馆、餐饮、商店、交通等旅游企业捆绑优惠活动。推进各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或设立免费开放日。适当延长景区附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机构旅游旺季服务时间。

(四)健全旅游休闲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旅游休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健全旅游休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旅游休闲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的行业管理体系,积极调整旅游休闲产品结构和服务项目。落实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责任清单,制定旅游市场监管标准,健全旅游休闲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实行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实施旅游"双创"惠民计划

(一)搭建旅游创业创新平台。搭建旅游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旅游"双创"基地,创建一批国家旅游创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批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扶持一批中小微企业、院校、旅游创客等创新主体。

(二)搭建旅游创业就业服务云平台。依托"江淮创业"行动计划,面向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留学回国人员等群体搭建旅游创业就业服务云平台。建设安徽省旅游创业就业门户网站,推出旅游创业就业信息移动客户端,创建旅游创业就业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创业就业信息,促进供需对接。

(三)建设旅游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完善旅游业财税扶持政策。完善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网络创业以及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拓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PPP融资等旅游创业创新投融资渠道,稳步推进股权众筹、网络借贷等众筹方式。

(四)实施旅游创业就业计划。实施农民工返乡旅游创业、青年旅游创业、乡村旅游带头人创业、高层次人才旅游创业、留学回国人员旅游创业五大计划,实施旅游业融资绿色通道计划。制定安徽省旅游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困难人群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全省旅游人才职业教育培训,鼓励表彰旅游就业先进单位和个人。降低旅游创业就业门槛,加大旅游创业就业财政支持力度,强化旅游业金融服务力度。

(五)实施万名旅游志愿者计划。制定全省旅游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在重要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商业街区等场所,设立旅游志愿者服务岗,到2020年,共招募注册1万名旅游志愿者。

三、推动旅游业发展成果共享

健全旅游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金计划。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薪酬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开展导游、领队人员的职工培训工作。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加大各地社区的旅游服务培训,维护当地居民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健全旅游业劳动合同制度,加大旅游业劳动合同执法监察力度,监督旅游企业签订、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

第七篇 中国旅游典范推送工程

第十七章 示范引领 创建国际旅游典范

利用国家平台,发挥安徽特色,推送具有示范意义的旅游典范工程,推进安徽旅游品牌建设。

一、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

利用空间技术开展监测和评估,建立"世界遗产空间技术研究示范基地"。依据黄山可持续发展、景区管理方面经验,参照《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联合世界遗产城市、旅游城市举办"世界遗产保护交流峰会",推广"黄山经验",实现旅游发展的"黄山模式",将黄山建设成为全球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示范。

二、"万里茶道"旅游兴农示范工程

重建古茶道,共谋新发展。加强同沿线地区合作,共同开发"万里茶道"旅游项目。挖掘茶文化,加强茶产品、茶工艺品的开发,推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三绿一红"茶旅游品牌。

三、遗产文化旅游示范工程

整合古徽州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徽州底蕴",塑造"徽州味道""徽州艺术""徽州建筑"三大文化旅游品牌。结合历史遗址和非遗项目富集程度,开展"定点"保护。

以徽文化为主导,结合宣城文房四宝等旅游资源,建成一批以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体验为内容的新型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一批观赏性强、艺术水平高的文化演艺精品,推广一批富有文化内涵、具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旅游基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徽州经验"。

突破皖北文物参观的模式,推动城市建设、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等与旅游业有机融合,转向文化体验和文化休闲,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第十八章 模式创新 建设国内试点示范

一、"四个旅游"特色化示范工程

"幸福旅游",进一步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修订《安徽省旅游条例》,推进"惠旅强企"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美丽旅游",开发特色旅游精品。建设一批精品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旅游消费新热点。

"智慧旅游",加大"旅游+互联网"推进力度。建成安徽省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规范"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推动"旅游+互联网"产业融合。

"信用旅游",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和信用惩戒制度。建立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和旅游企业安全信用档案。

二、大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程

积极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努力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和保护机制,自然资源产权归属更加明晰,保护和利用更加高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

三、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示范工程

优化环巢湖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休闲产品构建,不断完善环巢湖旅游休闲产业体系。将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成主客共享的旅游空间,塑造成中国休闲旅游一流品牌,争创中国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

四、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工程

构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建立旅游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富民工程,推进大别山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

五、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利用和推广工程

利用采煤塌陷区开发生态旅游,建设一批精品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综合利用工程和生物措施,建设宿州沱河生态长廊。综合改造采煤塌陷区水面、洼地、坡地,建成集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旅游度假区、水上活动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中心。利用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面建设湿地公园,完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六、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建设工程

在皖北、皖南设立"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培训基地",开设老庄文化、徽文化、文房四宝文化等国学课堂。

七、"幸福安徽"大众游示范工程

改造和提升国民休闲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更加方便国民旅游休闲,给予未成年人、高校学生、教师、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旅游更多优惠,保障旅游社会福利。

八、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示范工程

重视都市旅游产品开发,壮大安徽都市旅游产业。建设一批具备地域代表性、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九、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试点工程

建设乡村旅游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制定乡村民宿服务地方标准。探索中外乡村酒店合作机制。实施皖南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塑造"徽式休闲"品牌,创建"中西合璧"的乡村度假区。推进合肥经济圈乡村休闲工程,开发"旅游庄园"。推进大别山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开展皖北乡村旅游结构优化工程,实施厨房、卫生间旅游"双改"工程。

十、生态旅游试点示范工程

制定生态旅游地方标准,推进全省生态旅游建设,打造全国第一个生态旅游示范省。依托生态景观,建设以世界遗产和传统文化保护为核心的"皖南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以流域综合治理和耕地利用为核心的"皖北田园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山地农业和大别山自然风光为核心的"大别山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巢湖生态治理和环都市圈旅游发展为核心的"环巢湖生态治理旅游示范区",实现全域旅游生态化。以水利风景区为重点,推出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品位较高的水利生态景区和旅游产品,新增21处国家水利风景区和35处省级水利风景区。

十一、低碳旅游全域推进工程

创新低碳旅游管理机制,完善低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提升低碳旅游服务能力,建设一批低碳旅游项目,将旅游碳排放量纳入景区等级评定标准,倡导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餐饮和低碳垃圾。推广低碳旅游方式,推出一批低碳旅游精品线路,完善自行车道、慢道系统,推行使用新能源汽车,建设生态停车场。承办"中国绿色碳汇节""低碳骑行游"等节事活动,建设低碳旅游体验馆。

十二、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

培育、组建规模化旅游生产和销售集团。支持组建大型旅游商品集团,创建旅游品牌。成立旅游商品协会,规范市场经营活动。举办旅游商品展、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利用节庆活动和电商平台营销旅游商品。支持旅游商品营销,评选"安徽旅游商品Top100",探索建立旅游商品行业标准。继续推进知名旅游商品进商场超市、宾馆酒店、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的"五进"工程。推进旅游商品后备箱工程。培养、引进旅游商品设计专业人才。

十三、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工程

引入现代高科技医疗手段,创新传统中医药技术方法,结合黄山新安医学和太极文化、宣城木瓜、大别山石斛、合肥中医药温泉、亳州华佗中医药文化等中医药资源禀赋,依托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农业景观等旅游资源载体,以康体养生、洗浴养生、药膳医疗为主题,打造一批养生山庄、疗养温泉等康体养生基地,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生示范园区,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博览节事会展。

第八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十九章  完善体制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一)积极推动更名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实现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向产业综合协调部门转变,提高旅游行政从业人员综合协调能力和行业统筹能力。推进重点市县(区)旅游部门"局"改"委"工作。

(二)加强不同行政区域的旅游协调工作。积极稳妥配合行政区划调整,提高中心旅游城市集聚辐射的能力,理顺旅游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三)改革景区管理体制。优化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全省旅游景区开展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万佛湖等景区构建"景镇合一"的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模式;推动马鞍山北部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大八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工作。构建以资本为纽带,跨省域、市域的景区运营机制。加强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构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制定景区旅游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高旅游企业家素质,推动"旅游企业家计划"的发展。构建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集团化大型企业,专业化中型企业,网络化小型企业的企业格局,打造多层次的旅游大市场。积极吸引国际资金、社会资本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旅游业投入机制。增强旅游行业协会在市场监管、等级评定、人才培养、环境监管、法规宣传、资源配置、信息咨询中的作用。健全导游准入机制,提高导游进入门槛,完善导游工资制度。建立安徽旅游信息中心,健全安徽旅游大数据,完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适时开展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

二、探索建立旅游合作新机制

(一)打造"1+4"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由省政府牵头,安徽旅游"四大板块"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区域协调,建立跨区域的景区联合管理机制。

(二)推进政、产、学深度合作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的定期论坛制度。加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与旅游企业、旅游院校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建立共建机制,加快促进旅游智库建设。推动设立安徽旅游投资论坛,并借此交流发展经验、搭建引资平台、吸引外来资本。

(三)加强合作协调机制。发挥中国山岳旅游联盟、中国长江旅游推广联盟的作用,建立健全我省与江浙沪、京津冀、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区的旅游合作机制。建立沪皖蒙旅游交流合作机制,推进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的合作。

(四)推动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实施江海联运、加密国际航线。以资源、客源和市场共享为目标,推动国际旅游市场开放,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流、联动发展的政策格局。建立国外游客优惠和便利的制度。

三、改革市场监督机制

(一)加快旅游执法机制改革创新。推动设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的"1+3"模式。

(二)市场监管。建立运转协调、公平合理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旅游景区执法监管。严格执法重点打击欺诈消费者恶性事件,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建立企业信用监督机制。建立旅游诚信系统和披露制度。发布旅游警示和不良旅游企业信息,营造规范经营的旅游环境。

第二十章 优化环境 落实旅游发展政策

一、保障旅游业用地政策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改革完善旅游用地制度。在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设施的空间布局,土地供应适当向旅游业倾斜。公益性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可按划拨方式供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参与管理旅游企业。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加强协作,保证省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

创新采取点状、定向、租赁等多种土地供地模式,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计划纳入全省年度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

二、探索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

探索大黄山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形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各类保护地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建立环巢湖、皖江国家湿地公园体系。建立健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市县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管理体系。

三、制定旅游扶贫政策和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政策

加快旅游扶贫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结对帮扶政策。搭建公益旅游服务平台,开展乡村旅游重点地区的旅游扶贫公益活动。探索旅游扶贫不力的追究机制。实现旅游扶贫重点村规划的全覆盖。积极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建立适应旅游创业发展的科学评估机制,实施旅游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制度。推行降低创业创新准入门槛、激活创业创新主体、拓展创业创新载体、优化创业创新服务政策。

第二十一章 创新融资 夯实金融保障体系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完善旅游业资金支持政策,加大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旅游业的支持。逐步加大省、市、县(区)旅游发展资金投入规模。盘活现有旅游发展资金,加大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力度,依托省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子基金,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参股市级文化旅游投资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旅游业发展,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旅游资本市场,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利用民间资本。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筹建跨界融合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利用财政政策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新型旅游业态,引导旅游新需求,支持安徽省旅游集团、黄山旅游集团、九华山旅游集团等境外投资。乡村旅游经营户可以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乡村旅游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方面享受一般工业企业同等政策。

二、完善旅游融资担保体系

创新安徽旅游融资方式,探索建立安徽省旅游产权交易平台,鼓励中小旅游企业进入平台。健全产权进入与退出机制,完善产权责任制度。发挥政府担保作用,加强风险控制。依法探索推行动产抵押、权益抵押、林权抵押等担保形式,建立和完善旅游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小额金融支持小微旅游企业。

三、实施"走出去、请进来"金融支持政策

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融资平台,支持旅游企业海外投资,实施融入国际旅游市场的鼓励政策,支持省内旅游企业"走出去"。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研究制定支持跨界融合旅游产业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整理)

关键词 : 智慧旅游 绿色旅游 旅游扶贫
分享到: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推荐
研究报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研究报告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 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研究报告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 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
相关事宜请联系:QQ 371962399    邮箱:cefuture@vip.163.com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