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研究报告网!
客服热线:14775455454    在线QQ:371962399
中车集团:为中国高端制造业代言
时间 : 2016-04-22 20:42:28

中车一直高速运行,背后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创新。通过多年创新的积淀,中车已成为全球技术先进、品种齐全、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自2008年以来,机车车辆销售收入以及电力机车市场占有率等多项指标全球排名第一。


他肩负着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是他的"超级推销员",一个多月以前,他刚拿下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最大一笔地铁车辆订单,他就是有着"中国神车"之称的中车集团。无需罗列各种数据,仅关注这些加注于中车的标签,就可以判断他的"江湖地位"。如果要问是什么力量让中车一直高速前行,中车国际公司董事长沈家骏给出的答案是创新驱动。


这位深耕海外市场20余年的"老中车人"向记者戏称,他经历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由低端到高端的演变过程,亦品尝到了中车不断创新、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酸甜苦辣。


"创新是一个国内外互动的过程。中车的不断创新让自身有实力去开拓国际市场;而国外客户的需求促使中车不断去制造与中国市场不同的产品,进而又促进了中车的创新,也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沈家骏如是说。


在这方面,沈家骏能够分享的故事不少。大概十几年前,澳大利亚的客户向中车提出"定制化需求":要生产轴重达40吨的货车。这是一个能够附上惊叹号的要求,当时中国国内货车的轴重最重仅为23吨,全球市场也仅为32吨。


经过缜密的分析,中车市场人员认为重载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研发人员和技术团队也认为中车有实力进行部件创新,达到客户的要求,即车体自重轻并且载重量大。就这样,中车的创新产品--全球第一代轴重40吨的货车诞生了。


通过多年创新的积淀,中车已成为全球技术先进、品种齐全、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员工数量达18.2万人,自2008年以来,机车车辆销售收入以及电力机车市场占有率等多项指标全球排名第一。


沈家骏说,机车车辆曾一度被视为夕阳行业,但在他看来,这是特别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业。"机车车辆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高科技的结合产品,更适合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劳动力相对比较充足,而且拥有一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技术工人和年轻的科技队伍。近几年中车在全球市场发展快正是得益于丰富的人才储备。跟国外客户谈判,中方代表往往是二三十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谈判对象则通常白发苍苍,这使得中车有实力引领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


就在一个多月前,中车中标美国芝加哥846辆地铁车辆订单,金额超过13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最大一笔地铁车辆订单。消息一出即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沈家骏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斩获大单,是因为中车早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中国中车获得了美国波士顿284辆地铁订单,这是中国地铁产品第一次进入美国市场。从地铁中标到制造基地在美国奠基,中车一直备受关注。"美国有非常严格的评标体系,评标标准非常高、过程非常严格。"


最终结果显示,在5项评估中,中国中车每一项都优于其他竞争对手,以一项"可以接受",4项优秀的成绩排名第一。"这个结果足以证明中车在各个方面均具有相当的优势,也说明了中车的产品在技术、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业绩、社会责任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获胜当之无愧。"


沈家骏表示,中车连续在美国中标,意味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在发达国家主流市场上已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从简单的产品出口到高端装备产品、技术、服务、管理、资本全面输出,实现了对美贸易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时都不忘"卖力"地推销中车的高铁产品,对于国家领导人的"代言",沈家骏感到既骄傲又有压力。"国家领导人的宣传,相当于为中车产品的品质做了担保,我们希望将压力变为动力,把中车等中国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形象带到国外,并把海外业务越做越好。"


经过多年来的创新积累,中车国际化征程已经取得质的突破。2011年,中车的海外订单只有19亿美元,2015年订单增长到57亿美元。目前,中车产品已出口到除南极洲以外全球六大洲101个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 : 中车集团 高端制造
分享到: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推荐
研究报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研究报告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 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研究报告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 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
相关事宜请联系:QQ 371962399    邮箱:cefuture@vip.163.com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