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研究报告网!
客服热线:14775455454    在线QQ:371962399
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一)
时间 : 2017-06-30 00:02: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发改西部〔2017〕89号)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阐明了"十三五"时期全省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标、开发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推进今后五年我省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凝心聚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住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立足于解决当前及今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扩大有效供给激发有效需求、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保障人民生活,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抢抓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科学谋划、创新驱动、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省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为"十三五"全省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整体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平均经济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十二五"期间,以"3341项目工程建设"为重要抓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790亿元,较2010年增长62.59%,是2000年的7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165元,较2010年增长61.98%,是2000年的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626亿元,较2010年增长154.58%,是2000年的19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7亿元,较2010年增长107.96%,是2000年的51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1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9.9%,是2000年的14倍。城镇化率达到43.19%,比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1.8倍。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取得新提升。交通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初步形成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络。全省新增公路2.12万公里,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4.0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334公里,铁路总运营里程达到4245公里。实现省际主要通道和市州所在地通高速公路、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和8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新建及改扩建机场5个,全省通航机场达到8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实施了引洮一期、靖远双永、引洮入潭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6.1亿立方米,区域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有所缓解。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甘肃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批复文号发改西部〔2014〕81号),重大生态工程和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完善,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305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6%。湿地面积稳定在2535万亩以上,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递减0.19%,沙化土地面积年均递减0.1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稳步推进,祁连山、"两江一水"、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4个市州、6个县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实施规划以及1州3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张掖黑河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划定了林地、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物种等4条林业生态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节能、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试点有序开展,尕海则岔等湿地生态补偿、沙化土地封禁等生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新能源高速发展,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开工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基本建成,全省风光电并网装机分别达到1252万千瓦和610万千瓦,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1位。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势头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5∶46.8∶38.7调整到"十二五"末的14.1∶36.7∶49.2,经济转型成效明显。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了新提高。全省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教育能力不断提升,"两基"攻坚目标圆满实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就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96.7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767元和6936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1.4%和13.2%。

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42项,削减幅度达90%以上,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领域和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是"十一五"的3倍以上。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制定并正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获国家批复,与33个国家建立57对国际友好城市,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扶贫攻坚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1236"扶贫攻坚、"1+17"精准扶贫及"双联"行动,贫困人口减少到3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扶贫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十二五"期间,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4.7万公里,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由51%提高到80%,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102.8万户,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4%,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3.48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436元。

表1 "十二五"甘肃省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 标 2010年 2015年 累计或年均增长率(%)

2006-2010年 2011-2015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120.75 6790 11.2 10.5

人均生产总值(元) 16113 26165 10.7 1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378.1 8626 14.66 23.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94.5 2907 16.93 15.2

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 73.7 81 22.87 2

城镇化率(%) 36.1 43.19 [6.1] [7.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188.55 23767 10.28 11.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424.7 6936 11.58 13.1

粮食产量(万吨) 958.3 1171 2.75 0.86

耕地保有量(万亩) 6989 6979 [-13] [-10]

注:[]为5年累计数。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较"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是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途径。从面临的机遇看,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社会事业等提供了良好条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全面开展,为我省破解区位限制瓶颈,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加速技术进步,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带来新契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东部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为我省积极培育和承接先进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增添了新动力。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为我省实现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为我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支撑。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赋予甘肃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地位,为加快我省生态建设和向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新动力。从面对的挑战看,我省经济总量小,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突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短板问题突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

综合判断,我省"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贯彻新理念、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拓展新格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众志成城、砥砺前行,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着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脱贫攻坚与兴业富民并重,着力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坚持消除瓶颈与提质增速并重,着力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支撑能力;坚持保基本与均等化并重,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与重点开发开放并重,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增强转型升级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催生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

--协调协同,促进持续健康发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培育新的增长极,以区域组团联动发展为方向,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分工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推动美丽甘肃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

--开放引领,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实施"13685"战略,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以开放促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发开放,提高区域经济合作能力,打造经济、文化、经贸三大合作交流平台。

--共享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实现发展成果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围绕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我省西部大开发建设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健康增长。产业转型不断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差距明显缩小。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0%、38%以上。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初步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全力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至202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体系,争取建成国家重要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至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改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全省骨干公路网基本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以上,建成铁路3400公里,实现14个市州铁路和机场基本覆盖。水利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信息基础设施城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突破500万户。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建设,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循环经济水平明显提升,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划定,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95%、95%、4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全覆盖。

表2 "十三五"甘肃省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2015年 2020年 平均增速 属性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790 >10000 7.5%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9.2 >50 [>0.8]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 12.1 16 [3.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3.19 >50 [>6.81]]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3.61 >38 [>4.39]

资源环境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1.8] 完成国家

下达分解

目标任务 约束性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42.2]

耕地保有量(万亩) 6979

森林覆盖率(%) 11.86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19.1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52

湿地保有量(万公顷) 169.39

社会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3767 33000 7%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936 10000 9%

人均预期寿命(年) 73 74 [1]

贫困发生率(%) 15 ﹤3 >[-12]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 43.7 [>140]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25 9.8 [0.55] 约束性

创新能力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1.1 2 [0.9] 预期性

每万人发明专利数(件) 1.59 3.5 [1.91]

科技进步贡献率(%) 50.3 55 [4.7]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万户) 245 >500 [>255]

注:[]为5年累计数。

第二章 协调推进,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省域内生产力和城乡布局,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整体发展能力。

第一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培育重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积极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五横两纵一环"总体空间格局中陆桥通道、京藏通道、包昆通道节点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总体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兰州-西宁、关中-天水、酒泉-嘉峪关等经济区发展,争取国家支持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建设,形成大兰州、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组团发展,巩固提升区域首位产业,形成错位互补、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

专栏1 三大经济区发展布局

1.大兰州经济区。

大兰州经济区。以兰州、白银和兰州新区为核心区,以铁路、公路和沿黄经济带为轴线,以定西、临夏、甘南等重要城市和城镇为节点,构建大兰州经济区。统筹推进城际综合快速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等产业发展水平,支持民族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建设,发展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临夏绿色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商贸物流等,打造清真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突出甘南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着力打造大兰州、大窗口、大商贸、大枢纽、大产业。

兰州新区。发挥国家级战略平台优势,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型产业、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城融合,打造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聚焦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完善交通、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开放开发,促进兰州新区与东中部省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签署产业转移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兰州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和研发孵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中东部装备制造业转移先导区,"两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工业产品生产合作基地,生产资料疏解基地。

2.河西走廊经济区。

酒嘉一体化。以酒泉市肃州区和嘉峪关城区为重点,推进同城化和一体化组团发展。积极推进能源和资源加工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高载能、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依托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酒泉航天城等国际旅游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扩大与周边省区的区际合作,建设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资源落地加工基地,打造支持西陇海兰新线区域中心城市、对外开放陆路口岸和国际空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基地。

张掖经济区。以甘州、临泽城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加快高效节水、制种、草食畜牧等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加强祁连山及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大型制种基地,河西走廊经济区重要枢纽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金武一体化。以金川、凉州城区为重点,推进金昌、武威城市组团的形成和一体化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产业发展,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巩固绿洲生态建设成果。建成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区。

3.陇东南经济区。

天水经济区。提升天水城市组团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进天水与成徽地区城市组团发展,着力构建天(水)成(县)徽(县)1小时经济圈,突出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工电器、文化及特色生态旅游、特色林果区域首位产业。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河流、风景区环境保护和矿区污染防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打造西部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平庆组团。以平凉崆峒区和庆阳西峰区为核心,加强两市主城区和泾川、宁县连接带建设,推进形成平庆城市组团,加强与天水经济区的协作,促进陇东陇南城市带发展。深入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拓展煤电、石油等特色产业链条,突出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加快南北能源通道建设和产业分工协作。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业。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心、绿色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陇南经济区。发挥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带与成渝经济区的通道作用,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合作。突出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首位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和中药材等,促进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文化及特色生态旅游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二节 培育区域增长极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创新、绿色、集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综合环境提升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产城融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兰州新区率先突破发展,加快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天水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及兰州新区、白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兰州市榆中、临夏州临夏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及加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分类引导开发区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升级型、特色产业型、产城融合型和基础培育型转变,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引擎。

专栏2 开发区发展类型

1.创新驱动型。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

2.转型升级型。嘉峪关工业园区、陇西经济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临夏经济开发区、玉门经济开发区、临洮经济开发区、永登连海经济开发区、西峰工业园区、兰州西固新城工业园区。

3.特色产业型。武威工业园区、武威黄羊工业园区、高台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民乐工业园区、静宁工业园区、永靖工业园区、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山丹城北工业园区、陇南西成经济开发区、广河经济开发区、东乡经济开发区。

4.产城融合型。兰州榆中和平工业园区、甘肃临夏经济开发区、定西经济开发区、九州经济开发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岷县工业园区、临泽工业园区、永昌工业园区。

5.基础培育型。白银刘川工业集中区、金塔工业集中区、敦煌产业园区、镇原金龙工业集中区、肃南祁青工业集中区、徽县工业集中区、天祝金强工业集中区。

第三节 加快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

深入实施中央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藏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支持临夏州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我省支持临夏等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以及推进全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实施意见,加快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步伐。

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和城镇基础设施等,着力改善民族地区发展基本条件。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两个共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稳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水平,提升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建设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为重点,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继续推进以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多元特色产业。稳步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

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发挥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着力实施"13685"战略,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深化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动合作,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全面加快开放开发步伐。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六大国际经济走廊,积极拓展对外交流通道,建设一批陆港、航空和边境口岸。着力打造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加快保税区、物流园区、集散中心和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建设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和兰州国际港务区。提升"天马号"、"兰州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水平,形成面向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综合经济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枢纽。全力提升兰州新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兰洽会"三大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提升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扩大"丝路花雨"等精品节目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深化省区互动合作,推动酒嘉、金武、张掖与哈密、蒙西共建资源型经济合作区,兰州与西宁共建兰西经济区,加强与宁夏沿黄经济区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河西走廊经济区与乌昌经济区合作,支持东部四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及长江经济带的合作,加强陕甘宁革命老区间的区域合作。深入推进与陕西、内蒙、新疆、湖南等省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和落地,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外贸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型贸易模式,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确招商活动,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拓展对外投资领域,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培育企业参与海外业务,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加快"大通关"服务体系改革,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扩宽口岸开放和功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专栏3 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

1.出口企业培育工程。对重点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服务扶持措施。力争到2020年,培育年进出口过1亿美元的企业10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20家,全省外贸企业总数超过5000家。力争培育对外直接投资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力争培育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

2.出口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出口基地、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基地、新材料基地建设。打造和培育我省外贸出口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扩大外贸出口。力争国家级出口基地达到5个,各类出口基地年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0%以上。

3.服务外包促进工程。支持兰州软件园、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建设和发展。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做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培育2-3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力争将兰州建设成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

4.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工程。加快建成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示范功能区,支持兰州市、定西市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基地,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协作、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销传播和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化创新服务三大平台,重点发展中医药旅游养生、岐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中医药诊疗国际服务、中医药产品和药膳国际营销四类项目。

5.开发区示范工程。支持开发区增容、扩区、升级,推进开发区和东部国家级开发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共建,建设向西出口商品基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利用境内外资金争取达到全省总量的40%以上,引进一批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入园兴业。

6.口岸开放建设工程。支持兰州、嘉峪关国际港务区建设,增设嘉峪关航空口岸以及兰州、武威铁路口岸,争取在嘉峪关、敦煌等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区和保税监管场所。争取马鬃山口岸复通。建设兰州中川机场航空果蔬和冰鲜产品指定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肉类指定查验口岸。加快建设武威木材进口口岸,申报兰州整车、粮食等指定口岸。推进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在兰编组整合,建设西部国际货物集散中心。

7.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工程。支持中甘国际在加纳建设特马工业园、全圣集团在白俄罗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酒钢集团在牙买加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加快津巴布韦工业集中区建设。

8.营销网络培育工程。支持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石集团在相关国家设立境外企业,构建国际化境外营销网络。加快境外商务代表处和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布局。

9.开放平台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兰州自由贸易园区获批。加快兰洽会转型升级,争取将兰洽会打造成丝绸之路上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经贸盛会。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完善对外投资合作网络服务平台。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推动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提升河西走廊城市带和陇东陇南城市带发展水平,加强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镇建设。稳妥推进"撤县建市"、"撤县建区",加快"乡改镇",打造一批县级小城市。到2020年,全省县级市和市辖区比例达到30%以上,建制镇比例达到70%以上。加强对小城镇历史、民族、文化等人文资源保护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好金昌市、敦煌市、高台县、陇西县、会宁县、麦积区、华池县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肃州区、临洮县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金川区双湾镇、嘉峪关市峪泉镇国家建制镇试点。完成17个县(市)和30个建制镇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着力推进特色业态为主导,产业定位明确、市场要素集聚、管理机制创新、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布局的特色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打造临潭县冶力关镇、永靖县刘家峡镇、陇西县首阳镇、榆中县和平镇、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凉州区黄羊镇、华亭县安口镇、康县阳坝镇等一批特色小城镇。

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深化户籍、土地、财税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补贴和准入机制;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两供两处一轨一廊一市一场"建设,到2020年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90%、90%、95%,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2500公里、污水管网6100公里、燃气管道2450公里;完成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加快实施白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庆阳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建成农副产品综合市场400个,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第三章 绿色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甘肃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构建"四屏一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沙化土地治理,推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重点推进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流域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治理。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开展尕海、黄河兰州白银段、黑河中游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编制甘肃省国家公园体制实施方案。

专栏4 重点生态工程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强公益林建设和森林培育,完善林区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加大造林力度。到2020年,力争完成人工造林20.83万公顷,封山育林28万公顷。

2.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全省符合政策要求且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区、严重沙化耕地、陡坡耕地梯田等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实施武威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工程、泾渭河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元城河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黑河百万亩防护林建设项目和兰州北部百万亩防护林工程等一批重点防护林和防护林基地建设,规划建设营造林40万公顷。

4.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对疏勒河、石羊河下游和黑河中下游以及大小苏干湖等内陆类型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稳定尕海湿地、玛曲湿地等高原类型湿地面积,到2020年,全省湿地面积稳定在169万公顷。

5.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川西北甘南藏族自治州沙化草原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全省24个沙区县纳入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范围,重点推进北方防沙带建设,加快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全省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5.82万公顷。

6.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继续开展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新建阿尼玛卿山、大夏河源头等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白水江大熊猫国家公园,争取将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7.农田防护林工程。在粮食主产区及戈壁绿洲区营造农田林网10万公顷,提高防护林体系综合功能。

第二节 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

建立健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实施分区域综合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两江一水"流域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继续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大腾格里沙漠植被封禁保护、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和毛乌素沙漠甘肃片沙地综合治理。重点对河西走廊地区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加快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定西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庆阳市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泾(河)渭(河)元城(河)流域治理和兰州北部防护林基地建设。

第三节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

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着力落实《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5-2020年)》、《甘肃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等行动计划。

加强大气治理,严格执行"两高一资"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促进清洁能源供应和消费多元化;推动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治理,争取实施兰州石化环保技改搬迁工程。推进林业生态增容减污,加强餐饮行业油烟污染和秸秆焚烧管制,建立健全大气环境管理机制。至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82%。

加大水资源及河湖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施黄河兰州及白银段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渭河、泾河等水污染治理;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加快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环境整治,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至2020年,全省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高于95.5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6.85%以上,千人以上农村水源地划定保护区范围。

增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能力,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大尾矿库整治力度及尾矿渣无害化回收利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推进白银市、金昌市、庆阳市、陇南市等重点防控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大于81%。

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实行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动循环发展。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实施重点行业限期达标排放和升级改造,加快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推动环保市场化发展,开展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设,率先在兰州市和平凉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建立吸引社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第四节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创新补偿机制。探索政府购买生态产品及其服务,逐步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全覆盖,探索打造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黑河流域、渭河流域上下游间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在甘肃开展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补偿资源渠道和建立利益双方责权相配套政策框架的试点工作。

第五节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实施《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5-2020年)》、《甘肃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2014-2018)》,加强重点灾害多发地区预警预报、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着力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切实加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力争"十三五"末基本消除威胁城镇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统筹推进应急救助指挥系统、救灾物资储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避难场所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基层救灾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支持力度,加强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建立健全救灾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相衔接的防灾减灾救助制度。

第四章 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甘发〔2016〕9号)、《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甘发〔2015〕9号),全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双联"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产业扶持脱贫

立足贫困村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重点发展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促进林果、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仓储、冷藏、市场建设,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开发建设景区辐射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传统民俗型、养生度假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村镇,创建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名村,扶持建设一批旅游专业村和农(牧、林)家乐,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贫困地区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全面开展电商扶贫、网络扶贫。对我省进入国家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范围的41个县(区),全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第二节 转移就业脱贫

继续实施《关于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就业。鼓励能人带动务工,打造提升"陇原月嫂"、"陇原巧手"和兰州牛肉拉面等劳务品牌,促进劳务输转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加大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加强驻外劳务服务和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及就地打工渠道。有序引导有就业能力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确保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力争到2017年实现新增"两后生"和贫困地区有需求的劳动力全部得到培训;2020年实现每个贫困家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1门致富技能,实现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

第三节 易地搬迁和生态补偿脱贫

优先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以县城、乡镇、中心村、旅游区、产业园区等有创业就业机会的区域为主,采取整体搬迁和灵活安置方式妥善安置,统筹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后续产业,到2020年底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完善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探索生态脱贫的新路子,加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公益林补偿等重大生态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草管员、湿地管理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精准扶贫与生态建设、服务业发展相结合的新举措,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第四节 教育支持脱贫

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工程,对全省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免保教费,完善贫困村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快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普通高

关键词 : 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研究报告
分享到: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推荐
研究报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研究报告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 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研究报告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 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
相关事宜请联系:QQ 371962399    邮箱:cefuture@vip.163.com

线